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主办:中共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纪委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监察委
       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        今天是:

       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
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廉政文苑 >> 正文

       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

         【发布日期:2018-07-24】 【字号: 】  【关闭此页
        来源:光明日报 

          丰子恺是以其漫画闻名于世的。他的漫画虽离今天的时代很远了,却依然常读常新。

          丰子恺本名丰润,字子恺。在家族同辈中,他是唯一的男孩。他从小喜欢绘画,尤爱临摹《芥子园画谱》,以至于成年后,进入创作期的丰子恺笔下总散发着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,加之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人世间的美好事物,逐渐形成他独树一帜的漫画风格。

          1914年,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。在这所学校里,他结识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——李叔同和夏丏尊,并奠定了他一生的艺术道路。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,在为人处世上也为他作了榜样;而后者所提倡的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、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情的主张,始终被他奉为圭臬,成为他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点的特点。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,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:文学、绘画和音乐。

          1921年春,丰子恺东渡日本,他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看到一册《梦二集·春之卷》,自此如醉如痴地迷恋上日本漫画家竹久梦二的简笔画。他曾说:“我当时便在旧书摊上出神……这寥寥数笔的一幅小画,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,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……”回国后,丰子恺在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时,开始尝试简笔画的创作。1924年,文艺刊物《我们的七月》4月号首次发表了丰子恺的古诗新画《人散后,一钩新月天如水》。画作发表后,一举成名,俞平伯、朱自清、郑振铎、朱光潜等学者一致推崇不已。其后,丰子恺在《文学周报》上陆续发表了《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》《翠拂行人首》等抒情意味浓厚的画作,并冠以“漫画”的题头。自此中国才开始有“漫画”这一名称。丰子恺也成了中国漫画创作的鼻祖。

          丰子恺创作的古诗新画数量很多,1925年出版的《子恺漫画》第一卷就收了60幅。朱自清在序言中写道:“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;一幅幅的漫画,就如一首首的小诗。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,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,老觉着那味儿。”

          丰子恺是个童心很重的人,他善于和儿童交流,常醉心在儿童的游戏和生活中,那些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儿童生活场景,经过他的细腻观察和独到的手法,一一融于他的画作中。这在他的漫画创作中,占了一定的比重。看见儿童搭积木,他画《建筑的起源》;看到孩子们产生好奇心,他画《研究》《尝试》;孩子们有了喜怒哀乐,他画《花生米不满足》。还有诸如《爸爸不在家的时候》《瞻瞻的脚踏车》……,一幅幅漫画,只撷取生活中极平常的场景,题上画家精心提炼的具有文学素养的句子,便使画面表达出儿童天真、可爱的品质,耐人寻味,画尽纯朴童真。丰子恺自己曾这样说道:“我做这些画的时候,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,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,疼爱我的孩子,我真心爱他们,他们笑了,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,他们哭了,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;他们吃东西,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,他们跌一跤,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。”确实,在他诸多的儿童漫画中,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丰子恺那情深意浓的父爱。

          丰子恺的漫画幽默风趣,富有哲理,文章风格雍容恬静,深有韵味。当年颇有社会影响的作家舒群曾回忆:“除漫画外,他(丰子恺)还写文章,发表在我参与主编的杂志《战地》上。”

          新中国成立后,丰子恺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、上海文联副主席、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。他与舒群仍一直保持着真诚的友谊,那时舒群担任中国文联副秘书长、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。

          多年以后,舒群这样评价丰子恺:“……丰子恺先生去世多年了,但他在美术、文学、音乐、书法、翻译等各领域的业绩,令人敬仰,难以磨灭。”(作者:徐廷华,系文化学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