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主办:中共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纪委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监察委
       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        今天是: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廉政文苑 >> 正文

       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

         【发布日期:2019-08-02】 【字号: 】  【关闭此页

       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 

        “那日子没通电,一晚上黑漆漆的,早早就睡下了,就是养的驴儿叫几声,都响亮得紧,晚上看个东西,点上煤油灯,鼻子都给熏黑了哟,嘿嘿……”

        黄河岸边,小村宁静,北长滩村的老人倚柱而蹲,慢悠悠地诉说着前些年的光景。

        恍如隔世

        许是黄河汩汩水声在耳际,许是老人乡音慢叙,这仅有30余户村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,竟恍如隔世,不曾有商品时代的忙碌,与老农在黄河水车旁并排蹲坐,眼看着峡谷黄河静静穿越,思绪瞬间凝固了下来。

        北长滩村坐落于崇山峻岭中的黄河峡谷北岸,因黄河冲积形成的滩涂地而得名。如今,行走村庄之中可以发现,世代居住于此的老人家守护着这一片土地,因为通电通路通网,这里与外界不再隔绝,但仍旧保持着其世代延续的静谧。

        入得村中,一架水车屹立岸边,分外醒目,它灌溉着全村200多亩河床地。来之前便知其“名声显赫”,有“宁夏第一水车”之誉。不巧到达之日,正逢修缮,村里便用电动排水设施进行灌溉。听说,村子里的老人们都有拿手手艺,其中之一便是修造水车,常有外地来人,请老人过去指导。

        粗犷壮美

        曾经,北长滩村与外界沟通需要走弯曲的土路,耗时久不说,也不安全。

        如今,这里有了公路。

        这条通往北长滩村的公路,穿梭在祁连山余脉之中,细长的公路将西北的粗犷和壮美相连,沿路而行,惊叹于光影自然的神奇之手,豪放中包含着自然的原始之美,而路的尽头,村庄正安静祥和地“躺”在那里。

        当车行驶在前往北长滩村的公路上,目之所及,是令人兴奋的西部公路之景,一路抵天际,两畔连黄土。如此景色,在大片湛蓝的天空之下驰骋的游客,定会停车拍照,定格这令人心动的画面。

        修筑这条公路,原本旨在解决沿途村落与外界交流不便的问题,然而,很多人没想到的是,时至今日,它又因其粗犷原始的西部公路风景而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。

        生生不息

        北有北长滩,南有南长滩。南北长滩,同处一镇,实为两村,皆毗黄河,在母亲河的滋养下穿古越今。

        从黄河北岸抵达南长滩村,需乘渡轮进入村落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拓跋寨。小小南长滩村,与拓跋姓氏大有渊源。

        南长滩村80%以上的居民都持拓跋姓氏,其余20%的人分作12个姓,也都与拓跋姓有亲缘关系。相传,西夏时期党项族有一分支世代定居于此,经营数百年缔造了一个“世外桃源”。

        南长滩村是宁夏首个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,黄河流经宁夏的第一个村落便是南长滩村。直到上个世纪,南长滩村的村民仍然因地处峡谷之中,群山环绕,出行十分不便,搭船北渡黄河,到了甘肃景泰的翠柳沟,才可以和外界接触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其有了“宁夏的桃花源”之称。

        春来秋往,周遭居民总记得在春天,万树梨花竞相争艳之际,来南长滩村走一走。俯瞰千树万树梨花,仿若云海沉入大地,氤氲出梦幻光景。

        沿着村间小巷步行而上,安静,还是安静。远处村妇招手,原来是梨香农家的经营者,丈夫渡轮,妻子做饭,两厢努力,便有了富裕的奔头。吃一席农家菜,安抚一下来时漫长山路中空荡的胃。四方的院落里,主人家拾掇得一尘不染,园中种植三棵苹果树,还不到成熟之际。

        蓝天白云果树下,主人端来杏子,如乒乓球一般大,橙色十足,刚到成熟时,带着酸气,却委实是城里买不到的味道。大片云朵一会儿遮住太阳,一会儿阳光倾泻,忽明忽暗。

        闲坐庭中,屋梁上筑巢的燕子忽地又将飞出去,小心翼翼看两眼屋檐下纳凉的游客,怕是挂念巢中的幼燕,不一会儿又飞回来,探头张望。听得鸟鸣,闻得风起,嗅得厨房里农妇锅碗瓢盆间恣意妄为的乡味。

        午后时分,三三两两的老人们,聚在村口的凉亭下,带着一口乡音闲谈。作为外来的游客,虽听不懂具体内容,但也知道大致还是谁家又有什么新鲜事之类的话题,人群中不时传出笑声。

        离村子不远处,黄河水流依旧奔涌向前,对岸边百姓的日常喜怒哀乐,仿佛已习以为常,千百年来,朝着入海的方向,生生不息。(记者 禹丽敏)